廢切削液處理的方法,,一般有三種,包括:蒸發(fā)法,、薄膜分離法和化學法,。這三種方法同樣適用于對于:乳化切削液、半合成切削液,、全合成切削液的廢液處理,。它們各有其優(yōu)缺點第一:蒸發(fā)法處理的優(yōu)點就是過程簡單、操作方面,處理的效果也很好,,但是在能耗上消耗高,,而且會產生一定對大氣造成污染的化合物,如含量的化合物,,所以一般不建議使用這種方法對切削液的廢液金屬處理,。第二:化學法是一種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包括利用無機鹽分離和聚合物這兩種處理的方法,,而這兩種方法操作起來也很方便,,在量大或者是量少的情況下都使用,而且處理的成本低,,所以大部分切削液使用廠家都喜歡選用這一種廢液處理的方法,。第三:薄膜分離的辦法,主要是使用濾膜對切削液的廢液進行處理,,包括:逆向滲透,、微孔過濾和超濾。大部分使用薄膜分離發(fā)的廠家都會選擇加溫到40攝氏度再進行超濾的處理,。
做好機床維護才能使機床加工精度保持******狀態(tài),,延長機器使用年限。注意事項:機器啟動后,,禁止維護機床,。維護過程中,電路的斷路器應斷開,?! 〖庸ぞ染S持: 1、開機后,,必須先預熱10分鐘左右,,然后再加工。長期不用的機器,,應延長預熱時間,。2.檢查油路是否暢通。3.光機前將工作臺,、鞍座置于機器中央位置(移動三軸行程至各軸行程中間位置),。4.機床保持干燥清潔?! ”pB(yǎng)檢查: 1每日維護保養(yǎng)1,、檢查潤滑油液面高度,保證機床潤滑,。建議使用T68#導軌潤滑油,。2.檢查冷卻液箱內冷卻液是否足夠,,不夠及時添加。3.檢查氣動三聯(lián)件油液面高度,,大約為整個油管高度的2/3即可,。每天將氣動三聯(lián)件濾油罐內水汽由排水開關排出。4.檢查空氣壓力,,放松調整旋鈕,,依右旋增壓,左旋減壓原則調整壓力,,一般設定為5-7KG/CM2,。壓力開關通常設定為5KG/CM2,低于5KG/CM2時報警,,系統(tǒng)出現(xiàn)“LOW URE PRESSURE”報警,,壓力升高后,報警信息消失,。5,、檢查主軸內錐孔空氣吹氣是否正常,用干凈棉布擦拭主軸內錐孔,,并噴上輕質油,。6、清潔刀庫刀臂和刀具,,尤其是刀爪,。7、清潔暴露在外的清潔開關以及碰塊,。8,、清潔工作臺、機床內,、三軸伸縮護罩上的切削及油污,。9、檢查全部信號燈,,異警警示燈是否正常。10,、檢查油壓單元管是否有滲漏現(xiàn)象,。11、機床每日工作完成后進行清潔清掃工作,。12,、維持機器四周環(huán)境整潔。2每周保養(yǎng)1,、清潔熱交換器的空氣濾網(wǎng),,冷卻泵,、潤滑油泵濾網(wǎng)。2,、檢查刀具拉栓是否松動,,刀把是否清潔。3,、檢查三軸機械原點是否偏移,。4、檢查刀庫換刀臂動作或刀庫刀盤回轉是否順暢,。5,、如有油冷機檢查油冷機油,如低于刻度線請及時加注油冷油,,推薦使用10#淀子油,。6、檢查油冷機設定溫度,,建議設定在26-28度之間,。3每月保養(yǎng)檢測X、Y,、Z三軸軌道潤滑情況,,軌道面必須保證潤滑良好。檢查清潔極限開關以及碰塊,。3,、檢查打刀鋼油杯油是否足夠,不夠及時添加,。4,、檢查機器上的指示牌與警告銘牌是否清晰、存在,。4半年保養(yǎng)1,、拆開三軸防屑護罩,清潔三軸油管接頭,,滾珠導螺桿,,三軸限位開關,并檢測是否正常,。檢查各軸硬軌刮刷片效果是否良好,。2、檢查各軸伺服馬達及頭部是否正常運轉,,有無異常聲音,。3、更換油壓單元油,,刀庫減速機構油,。4,、檢測各軸間隙,必要時可調整補償量,。5,、清潔電箱內灰塵(確保機床處于關閉狀態(tài)下)。6,、全面檢查各接點,、接頭、插座,、開關是否正常,。7、檢查調整機械水平,。5年保養(yǎng)1,、檢查所有按鍵是否靈敏正常。2,、清洗切削水箱,,更換切削液。3,、檢查各軸垂直精度,,決定是否需要調整。日常維護及修理注意:設備的維護及修理應由專業(yè)工程師進行,。1,、接地保護系統(tǒng)應有完好的連續(xù)性,確保人身安全,。2,、對斷路器、接觸器,、單相或三相滅弧氣等元氣等元器件進行定期檢查,,如接線是否松動,噪音是否過大,,找出原因并排除隱患,。3、確保電柜內散熱風機正常運行,,否則可能會導致元氣件損壞,。4、保險絲熔斷,,空氣開關頻繁跳閘,應及時找出原因并排除,。6伺服驅動電池更換 絕對制系統(tǒng)數(shù)據(jù)靠伺服驅動電池保持,,當出現(xiàn)電池電壓過低(警告9F)的情況時,,驅動器電池需要更換,請盡快訂購同型號的電池單元,,并保持驅動器電源接通,。請在更換電池的30分鐘前開啟驅動單元的電源。在1小時以內完成更換電池,。電池的更換步驟 1,、確認輸入電源已切斷,所更換的驅動單元的電源已OFF,。2,、拔出與驅動單元電池插口相連的電池插頭。3,、用指尖按下電池側面,,橫推電池然后取出。4,、新電池的插頭與驅動單元電池插口相連,。5、把電池安裝到驅動單元上,。
選取精工刀具時,,要使精工刀具的尺寸與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尺寸相適應。生產中,,平面零件周邊輪廓的加工,,常采用立銑刀;銑削平面時,,應選硬質合金刀片銑刀,;加工凸臺、凹槽時,,選高速鋼立銑刀,;加工毛坯表面或粗加工孔時,可選取鑲硬質合金刀片的玉米銑刀,;對一些立體型面和變斜角輪廓外形的加工,,常采用球頭銑刀、環(huán)形銑刀,、錐形銑刀和盤形銑刀,。在進行自由曲面(模具)加工時,由于球頭刀具的端部切削速度為零,,因此,,為保證加工精度,切削行距一般采用頂端密距,,故球頭常用于曲面的精加工,。而平頭刀具在表面加工質量和切削效率方面都優(yōu)于球頭刀,,因此,只要在保證不過切的前提下,,無論是曲面的粗加工還是精加工,,都應優(yōu)先選擇平頭刀。另外,,刀具的耐用度和精度與刀具價格關系極大,,必須引起注意的是,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選擇好的刀具雖然增加了精工刀具成本,,但由此帶來的加工質量和加工效率的提高,則可以使整個加工成本大大降低,。 在加工中心上,,各種精工刀具分別裝在刀庫上,按程序規(guī)定隨時進行選刀和換刀動作,。因此必須采用標準刀柄,,以便使鉆、鏜,、擴,、銑削等工序用的標準刀具迅速、準確地裝到機床主軸或刀庫上去,。編程人員應了解機床上所用刀柄的結構尺寸,、調整方法以及調整范圍,以便在編程時確定刀具的徑向和軸向尺寸,。目前我國的加工中心采用TSG工具系統(tǒng),,其刀柄有直柄(3種規(guī)格)和錐柄(4種規(guī)格)2種,共包括16種不同用途的刀柄,。 在經(jīng)濟型精工機床的加工過程中,,由于精工刀具的刃磨、測量和更換多為人工手動進行,,占用輔助時間較長,,因此,必須合理安排刀具的排列順序,。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①盡量減少刀具數(shù)量,;②一把刀具裝夾后,應完成其所能進行的所有加工步驟,;③粗精加工的刀具應分開使用,,即使是相同尺寸規(guī)格的刀具;④先銑后鉆;,;⑤先進行曲面精加工,,后進行二維輪廓精加工;⑥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盡可能利用精工機床的自動換刀功能,以提高生產效率等,。
在三菱CNC的硬件連接檢查與設置執(zhí)行完畢向系統(tǒng)送電后,,顯示器上的“READY”綠燈仍然不亮。而且在〔診斷〕――〔報警〕 畫面上顯示很多報警內容,,讓初次使用三菱CNC的調試工程師感到困惑,。而且三菱CNC的參數(shù)多達700余種,哪些是開機時必須設置的呢,?又如何解除故障報警呢,?本文根據(jù)調試經(jīng)驗就上述問題作一說明,以期對調試工程師有所幫助,。 1.開機參數(shù) 1.1 基本參數(shù)的設置 原裝系統(tǒng)開機后顯示的是日文,,為操作方便,先設置參數(shù)#1043=22(簡體中文),。(有些系統(tǒng)如C64沒有簡體中文規(guī)格,,則設置#1043=15繁體中文)。 設置#1138=1 (隨參數(shù)號選擇參數(shù))即輸入?yún)?shù)號后,,屏幕立即切換到該參數(shù)畫面,。 以下是開機后必須設置的參數(shù): #1001――設定是單系統(tǒng)還是雙系統(tǒng)以及 plc 軸 的有無。 #1002――設定NC軸及PLC軸的軸數(shù),。 #1013――設定各軸的名稱,。 #1037――G代碼體系與補償類型 (銑床: #1037=2,, 車床#1037=3) ?。ㄔ搮?shù)必須在執(zhí)行#1060格式化前設置) #1060 ――該參數(shù)特別重要。其功能是“執(zhí)行系統(tǒng)啟動的初始化” 功能有2:其一是根據(jù)#1001——-#1043的設定值進行參數(shù)的初始化,。其意義是在#1001——-#1043中已經(jīng)設置了NC軸數(shù)和主軸數(shù),,在設置了#1060后,各伺服軸和主軸的參數(shù)自動顯示在屏幕上,。否則不調出各伺服軸和主軸的參數(shù),。 其二是對加工程序和刀具補償數(shù)據(jù)進行格式化。而輸入標準固定循環(huán),。 在準確的設置了#1001——-#1043參數(shù)后必須按提示設置#1060,。#1155=100 #1156=100
例01.驅動器出現(xiàn)過電流報警的故障維修故障現(xiàn)象:一臺配套FANUC 11M系統(tǒng)的臥式加工中心,在加工時主軸運行突然停止,驅動器顯示過電流報警,。分析與處理過程:經(jīng)查交流主軸驅動器主回路,,發(fā)現(xiàn)再生制動回路、主回路的熔斷器均熔斷,,經(jīng)更換后機床恢復正常,。但機床正常運行數(shù)天后,再次出現(xiàn)同樣故障,。 由于故障重復出現(xiàn),,證明該機床主軸系統(tǒng)存在問題,根據(jù)報警現(xiàn)象,,分析可能存在的主要原因有:1)主軸驅動器控制板不良,。2)電動機 連續(xù)過載。3)電動機繞組存在局部短路,。在以上幾點中,,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加工情況,電動機過載的原因可以排除,??紤]到換上元器件后,驅動器可以正常工作數(shù)天,,故主軸驅動器控制板不良的可能性亦較小,。因此,故障原因可能性******的是電動機繞組存在局部短路,。維修時仔細測量電動機繞組的各相電阻,,發(fā)現(xiàn)U相對地絕緣電阻較小,證明該相存在局部對地短路,。 拆開電動機檢查發(fā)現(xiàn),,電動機內部繞組與引出線的連接處絕緣套已經(jīng)老化;經(jīng)重新連接后,,對地電阻恢復正常,。再次更換元器件后,機床恢復正常,,故障不再出現(xiàn),。例02.主軸驅動器AL-12報警的維修故障現(xiàn)象:一臺配套FANUC 11M系統(tǒng)的臥式加工中心, 在加工過程中,主軸運行突然停止,,驅動器顯示12號報警,。分析與處理過程:交流主軸驅動器出現(xiàn)12號報警的含義是“直流母線過電流”,由本章前述可知,,故障可能的原因如下:1)電動機輸出端或電動機繞組局部短路,。2)逆變功率晶體管不良。3)驅動器控制板故障。 根據(jù)以上原因,,維修時進行了仔細檢查,。確認電動機輸出端、電動機饒組無局部短路,。然后斷開驅動器(機床)電源,,檢查了逆變晶體管組件。通過打開驅動器,,拆下電動機電樞線,,用萬用表 檢查逆變晶體管組件的集電極(C1、C2)和發(fā)射極(E1,、E2)、基極(B1,、B2)之間,,以及基極(B1、B2)和發(fā)射極(El,、E2)之間的電阻值,,與正常值(表7-25所示)比較,檢查發(fā)現(xiàn)C1-E1之間短路,,即晶體管組件己損壞,。
上述報警可以通過復位鍵清除,,清除后系統(tǒng)能夠起動,,主軸無報警,但在正常執(zhí)行各軸的手動參考點返回動作后,,當Z軸向下移動時,,又發(fā)生上述報警。 由于實際機床發(fā)生報警時,,只是Z軸向下移動,,主軸電動機并沒有旋轉,同時也不發(fā)熱,??紤]到主軸電動機是伴隨著Z軸一起上下移動,據(jù)此可以大致判定故障是由于Z軸移動,,引起主軸電動機電纜彎曲,,產生接觸不良所致。打開主軸電動機接線盒檢查,,發(fā)現(xiàn)接線盒內插頭上的主軸電動機熱敏電阻接線松動,;重新連接后,故障排除,機床恢復正常,。例306.主軸高速出現(xiàn)異常振動的故障維修故障現(xiàn)象:某配套FANUC 0TA2系統(tǒng)的精工車床,,當主軸在高速(3000r/min以上)旋轉時,機床出現(xiàn)異常振動,。 分析與處理過程:精工機床的振動與機械系統(tǒng)的設計,、安裝、調整以及機械系統(tǒng)的固有頻率,、主軸驅動系統(tǒng)的固有頻率等因素有關,,其原因通常比較復雜。但在本機床上,,由于故障前交流主軸驅動系統(tǒng)工作正常,,可以在高速下旋轉;且主軸在超過3000r/min時,,在任意轉速下振動均存在,,可以排除機械共振的原因。檢查機床機械傳動系統(tǒng)的安裝與連接,,未發(fā)現(xiàn)異常,,且在脫開主軸電動機與機床主軸的連接后,從控制面板上觀察主軸轉速,、轉矩顯示,,發(fā)現(xiàn)其值有較大的變化,因此初步判定故障在主軸驅動系統(tǒng)的電氣部分,。經(jīng)仔細檢查機床的主軸驅動系統(tǒng)連接,,最終發(fā)現(xiàn)該機床的主軸驅動器的接地線連接不良,將接地線重新連接后,,機床恢復正常,。例307.主軸聲音沉悶并出現(xiàn)過電流報警的故障維修 故障現(xiàn)象:一臺配套FIDIA l2系統(tǒng)、FANUC l5型直流主軸驅動的精工仿型銑床,,主軸在起動后,,運轉過程中聲音沉悶;當主軸制動時,,CRT顯示“FEED HOLD”,,主軸驅動裝置的“過電流”報警指示燈亮。分析與處理過程:為了判別主軸過電流報警產生的原因,,維修時首先脫開了主軸電動機與主軸間的聯(lián)接,,檢查機械傳動系統(tǒng),未發(fā)現(xiàn)異常,,因此排除了機械上的原因,。 接著又測量,、檢查了電動機的繞組、對地電阻及電動機的連接情況,,在對換向器及電刷進行檢查時,,發(fā)現(xiàn)部分電刷已到達使用極限,換向器表面有嚴重的燒熔痕跡,。針對以上問題,,維修時首先更換了同型號的電刷;并拆開電動機,,對換向器的表面進行了修磨處理,,完成了對電動機的維修。重新安裝電動機后再進行試車,,當時故障消失,;但在第二天開機時,又再次出現(xiàn)上述故障,,并且在機床通電約30min之后,,故障就自動消失。根據(jù)以上現(xiàn)象,,由于排除了機械傳動系統(tǒng)、主軸電動機,、連接方面的原因,,故而可以判定故障原因在主軸驅動器上。 對照主軸伺服驅動系統(tǒng)的原理圖,,重點針對電流反饋環(huán)節(jié)的有關線路,,進行了分析檢查;對電路板中有可能虛焊的部位進行了重新焊接,,對全部接插件進行了表面處理,,但故障現(xiàn)象仍然不變。由于維修現(xiàn)場無驅動器備件,,不可能進行驅動器的電路板互換處理,,為了確定故障的大致部位,針對機床通電約30min后,,故障可以自動消失這一特點,,維修時采用局部升溫的方法。通過吹風機在距電路板8~250px處,,對電路板的每一部分進行了局部升溫,,結果發(fā)現(xiàn)當對觸發(fā)線路升溫后,主軸運轉可以馬上恢復正常,。由此分析,,初步判定故障部位在驅動器的觸發(fā)線路上,。通過示波器觀察觸發(fā)部分線路的輸出波形,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一片集成電路在常溫下無觸發(fā)脈沖產生,,引起整流回路U相的4只晶閘管(正組與反組各2只)的觸發(fā)脈沖消失:更換此芯片后故障排除,。維修完成后,進一步分析故障原因,,在主軸驅動器工作時,,三相全控橋整流主回路,有一相無觸發(fā)脈沖,,導致直流母線整流電壓波形脈動變大,,諧波分量提高,產生電動機換向困難,,電動機運行聲音沉悶,。當主軸制動時,由于驅動器采用的是回饋制動,,控制線路首先要關斷正組的觸發(fā)脈沖,,并觸發(fā)反組的晶閘管,使其逆變,。逆變時同樣由于缺一相觸發(fā)脈沖,,使能量不能及時回饋電網(wǎng),因此電動機產生過流,,驅動器產生過流報警,,保護電路動作。例308~例311.主軸只有漂移轉速的故障維修例308.故障現(xiàn)象:一臺配套FANUC 7系統(tǒng)的精工銑床,,主軸在自動或手動操作方式下,,轉速達不到指令轉速,僅有1~2r/min,,正,、反轉情況相同,系統(tǒng)無任何報警,。分析與處理過程:由于本機床具有主軸換檔功能,,為了驗證機械傳動系統(tǒng)動作,維修時在MDI方式下進行了高,、低換檔動作試驗,,發(fā)現(xiàn)機床動作正常,說明機械傳動系統(tǒng)的變速機構工作正常,,排除了檔位嚙合產生的原因,。檢查主軸驅動器的電纜連接以及主軸驅動器上的狀態(tài)指示燈,都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可以初步判定主軸驅動器工作正常,。進一步測量主軸驅動器的指令電壓輸入VCMD,,發(fā)現(xiàn)在任何S指令下,VCMD總是為“0”,,即驅動器無轉速指令輸入,。檢查CNC控制柜,發(fā)現(xiàn)位置控制板上的主軸模擬輸出的插頭XN松動,;重新安裝后,,機床恢復正常。例309.故障現(xiàn)象:一臺配套FANUC ll系統(tǒng)的進口臥式加工中心,,S指令無效,,主軸轉速僅為1~2r/min,無任何報警,。分析與處理過程:測量主軸驅動器的速度指令PcMD信號,,發(fā)現(xiàn)在O-4500r/min的任何S指令下,VCMD總是為0,,進一步測量CNC的S模擬輸出,,其值亦為“0”,表明CNC的主軸速度控制指令未輸出,。 由于CNC無報警顯示,,故主軸速度控制指令未輸出可能的原因是主軸未滿足轉速輸出的條件。對照系統(tǒng)的接口信號,,通過對PLC程序梯形圖的分析發(fā)現(xiàn):PLC程序中主軸高/低速換檔的標志位,、機床的高/低落速檔檢測開關輸入信號均為“0”,這與實際情況不符,。通過手動控制電磁閥,使機床換到低速檔后,,機床的低速檔檢測開關輸入信號正確,,PLC中主軸低速換檔的標志位隨之變?yōu)檎_的狀態(tài),滿足了主軸條件,。在此條件下再次啟動主軸,,機床恢復正常。為了進一步判斷機床故障的原因,,通過MDI方式,,執(zhí)行M42(換高速檔指令)后,發(fā)現(xiàn)M42指令不能完成,。檢查高速檔電磁閥已經(jīng)得電,,但高速檔到位信號為“0”,由此判定故障原因在機床的機械或液壓部分,。檢查主軸箱內部,,發(fā)現(xiàn)機床的換檔機構的撥叉松動,,在低速檔時,由于撥叉向下動作,,可以通過自重落下,,因此機床可以正常工作;換高速檔時,,撥叉向上運動,,拔出后不能插入齒輪。經(jīng)重新安裝后,,機床恢復正常,。 例310.故障現(xiàn)象:一臺配套FANUC 0M的二手精工銑床,采用FANUC S系列主軸驅動器,,開機后,,不論輸入S**M03或S**M04指令,主軸僅僅出現(xiàn)低速旋轉,,實際轉速無法達到指令值,。分析與處理過程:在精工機床上,主軸轉速的控制,,一般是精工系統(tǒng)根據(jù)不同的S代碼,,輸出不同的主軸轉速模擬量值,通過主軸驅動器實現(xiàn)主軸變速的,。在本機床上,,檢查主軸驅動器無報警,且主軸出現(xiàn)低速旋轉,,可以基本確認主軸驅動器無故障,。根據(jù)故障現(xiàn)象,為了確定故障部位,,利用萬用表測量系統(tǒng)的主軸模擬量輸出,,發(fā)現(xiàn)在不同的S**指令下,其值改變,,由此確認精工系統(tǒng)工作正常,。分析主軸驅動器的控制特點,主軸的旋轉除需要模擬量輸入外,,作為最基本的輸入信號還需要給定旋轉方向,。在確認主軸驅動器模擬量輸入正確的前提下,進一步檢查主軸轉向信號,,發(fā)現(xiàn)其輸入模擬量的極性與主軸的轉向輸入信號不一致,;交換模擬量極性后重新開機,故障排除,,主軸可以正常旋轉,。例311.故障現(xiàn)象:一臺配套FANUC 0T的二手精工車床,,采用FANUC S系列主軸驅動器,開機后,,不論輸入S**M03或S**M04指令,,主軸僅僅出現(xiàn)低速旋轉,轉速無法達到指令值,。 分析與處理過程:由于主軸驅動器無報警顯示,,故故障分析過程同上例。在本機床上,,經(jīng)測量主軸模擬量輸入,、主軸轉向信號輸入正確,因此排除了系統(tǒng)不良,、主軸輸入模擬量的極性與主軸的轉向輸入信號不一致的可能性,。 考慮到本機床為二手機床,機床的主軸出廠設定參數(shù)已經(jīng)遺失,,在主軸調試前已經(jīng)進行了參數(shù)的初始化處理,,因此主軸驅動器參數(shù)設定不當?shù)目赡苄暂^大。#p#分頁標題#e# 對照主軸驅動器的實際連接,,檢查主軸參數(shù),,發(fā)現(xiàn)該主軸中驅動器在未使用外部“主軸倍率”調整電位器的情況下,主軸驅動器參數(shù)上卻設定了外部“主軸倍率”生效,,因此主軸轉速倍率被固定在“0”,,引起了上述故障,?!⌒薷膮?shù)后,主軸工作恢復正常,,故障排除,。
臥式加工中心是最常用的精工機床之一,其技術含量高,,是精工機床產業(yè)發(fā)展水平的標志性產品之一。臥式加工中心主要通過精工系統(tǒng),、伺服驅動裝置控制機床基本運動,,其結構的主要特征是主軸水平設置,通常由3-5個運動部件(主軸箱,、工作臺,、立柱或主軸套等)組成。在臥式加工中心上設置自動交換工作臺,,構成柔性制造單元(FMC),,實現(xiàn)工件自動交換,,即在加工的同時可進行另一個工件裝卸。加工工件經(jīng)一次裝夾后,,完成多工序自動加工,,自動選擇及更換刀具,自動改變機床主軸轉速和進給速度,,自動實現(xiàn)刀具與工件的運動軌跡變化以及自動實現(xiàn)其它輔助功能,。臥式加工中心適用于零件形狀比較復雜和精度要求高的產品的批量生產,特別是箱體和復雜結構件的加工,。在汽車,、航空航天、船舶和發(fā)電等行業(yè)被大量用于復雜零件的精密和高效加工,。國產臥式加工中心的水平有很大提高,,可以達到一般零件的高速、精密加工,,基本上可以滿足用戶需求,,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在精度,、效率,、智能化和可靠性等方面上尚有差距,因此,,高檔臥式加工中心進口量較大,。工作原理工件在加工中心上經(jīng)一次裝夾后,數(shù)字控制系統(tǒng)能控制機床按不同加工工序,,自動選擇及更換刀具,,自動改變機床主軸轉速、進給速度和刀具相對工件的運動軌跡及其它輔助功能,、 依次完成工件多個面上多工序的加工,。并且有多種換刀或選刀功能,從而使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加工中心由于工序的集中和自動換刀,,減少了工件的裝夾、測量和機床調整等時間,,使機床的切削時間達到機床開動時間的80%左右(普通機床僅為15~20%),;同時也減少了工序之間的工件周轉、搬運和存放時間,,縮短了生產周期,,具有明顯的經(jīng)濟效果。加工中心適用于零件形狀比較復雜、精度要求較高,、產品更換頻繁的中小批量生產,。與立式加工中心相比較,臥式加工中心結構復雜,,占地面積大,,價格也較高,而且臥式加工中心在加工時不便觀察,,零件裝夾和測量時不方便,,但加工時排屑容易,對加工有利,。 類型與特點臥式加工中心按立柱是否運動分為固定立柱型和移動立柱型,。 (1)固定立柱型1)工作臺十字運動,工作臺作X,、Z向運動,,主軸箱作Y向運動,主軸箱在立柱上有正掛,、側掛兩種形式,。適用于中型復雜零件的鏜、銑等多工序加工,。2)主軸箱十字運動,,主軸箱作X、Z向運動,,工作臺作Y向運動,。適用于中小型零件的鏜、銑等多工序加工,。3)主軸箱側掛與立柱,,主軸箱作Y、Z向運動,,這種布局形式與刨臺型臥式銑鏜床類似,,工作臺作X向運動。適用于中型零件鏜,、銑等多工序加工,。(2)移動立柱型1)刨臺型,床身呈T字形,,工作臺在前床身上作X向運動,,立柱在后床身上作Z向運動。主軸箱在立柱上有正掛,、側掛兩種形式,作Y向運動。適用于中,、大型零件,,特別是長度較大零件的鏜、銑等多工序加工,。2)立柱十字運動型,,立柱作Z、U(與X向平行)行運動,,主軸箱在立柱上作Y向運動,,工作臺在前床身上作X向運動。適用于中型復雜零件的鏜,、銑等多工序加工,。3)主軸滑枕進給型,主軸箱在立柱上作Y向運動,,主軸滑枕作Z向運動,。立柱作X向運動。工作臺是固定的,,或裝有回轉工作臺,。可配備多個工作臺,,適用于中小型多個零件加工,,工件裝卸與切削時間可重合。選用要點1:規(guī)格其中包括加工空間的尺寸大小,,主軸轉速范圍,,進給速度范圍,規(guī)范刀具的大小和范圍,,精工裝置的能力和任選附件種類的多少等,。2:性能其中包括靜態(tài)精度、加工精度,、移動精度,、定位精度、熱變形狀況和抗振動性能等,。3:其它其中包括與系統(tǒng)的適應性,,維修保養(yǎng)是否方便,技術支持體制和安全性等,。結構1.機電一體化布局,結構緊湊,造型美觀 ,操作方便 ,采用先進的電子技術與機械裝置實現(xiàn)******匹配,可靠性高,使用維修方便,。使用進口臺灣精工回轉工作臺。三坐標運動集中在機床后部的立柱上,2.采用柱動式結構.對前部工作臺的限制要求很小,適合連機組成加工制造線,;3.機床由底座,、立柱、滑座、回轉工作臺,、主軸箱體,、主軸部件、刀庫部件,、主傳動系統(tǒng),、進給傳動系統(tǒng)、潤滑系統(tǒng),、液壓系統(tǒng),、氣動系統(tǒng)、冷卻系統(tǒng)和排屑系統(tǒng)等組成,;4.機床的基礎件底座,、立柱、滑座,、均為優(yōu)質鑄鐵件.抗震性能良好,。5.三個坐標方向導軌均采用高剛度滾動導軌.摩擦阻尼小,定位精度高、精度堅持性,、穩(wěn)定性好,、各部件運動靈敏,機床整機動靜態(tài)特性優(yōu)良。減少了傳動誤差和反向間隙,,由于對滾珠絲杠副進行了預拉伸,,并選用支撐滾珠絲杠的專用軸承,使傳動精度高,,剛性高,、定位精度高;6.進給驅動采用進口高性能交流(AC伺服電機,通過無隙聯(lián)軸器與絲杠連接,。7.主軸傳動系統(tǒng)采用進口交流伺服主軸電機驅動.轉速范圍達60-6000rpm/min無級變速范圍大,低速扭矩大,恒功率區(qū)寬,用S功能直接設定主軸轉速,其轉速增量達1轉/分,。因而可按刀具和工件材質選擇******切削條件。8.采用進口臺灣主軸,。前,、后軸承均采用SKF滾柱軸承支撐,提高了主軸剛性和穩(wěn)定性,,可以進行大扭矩強力切削,;采用高性能油脂密封潤滑,溫升低,,噪聲小,。主軸前端有氣幕防護裝置,以防止主軸軸承的污染,;主軸精度高,,距主軸端300mm處偏擺在0.008mm以內,;9.夾持刀柄采用四瓣爪方式。夾刀可靠,;采用進口的氣壓增壓缸進行松刀,,增壓缸具有打刀吹氣連動功能,可以在打刀到頂點時再做吹氣,,松刀的同時清潔主軸錐孔和刀柄;10.容量為30把刀的圓盤式刀庫,,由凸輪機構控制,,通過機械手和立柱的移動實現(xiàn)換刀,換刀迅速,、準確,,動作穩(wěn)定、可靠,,換刀時間小于2秒,
一,、適應加工中心安裝條件 加工中心的位置應遠離振源、應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和熱輻射的影響,,避免潮濕和氣流的影響,。如精工機床附近有振源,則加工中心 四周應設置防振溝,。否則將直接影響精工機床的加工精度及穩(wěn)定性,,將使電子元件接觸不良,發(fā)生故障,, 影響加工中心的可靠性,。 二.電源要求 一般加工中心安裝在機加工車間,,不僅環(huán)境溫度變化大,,使用條件差,而且各種機電設備多,,致使電網(wǎng)波動大,。因此,安裝加工中心的位置,,需要電源電壓有嚴格控制,。電源電壓波動必須在允許范圍內,并且保持相對穩(wěn)定,。否則會影響加工中心精工系統(tǒng)的正常工作,。 三.溫度條件 精工加工中心的環(huán)境溫度低于30攝示度,,相對溫度小于80%,。一般來說,,精工電控箱內部設有排風扇或冷風機,以保持電子元件,,特別是中央處理器工作溫度恒定或溫度差變化很小,。過高的溫度和濕度將導致控制系統(tǒng)元件壽命降低,并導致故障增多,。溫度和濕度的增高,,灰塵增多會在集成電路板產生粘結,并導致短路,?! ∷?按說明書的規(guī)定使用加工中心 用戶在使用加工中心時,不允許隨意改變控制系統(tǒng)內制造廠設定的參數(shù),。這些加工中心參數(shù)的設定直接關系到加工中心各部件動態(tài)特征,。只有間隙補償參數(shù)數(shù)值可根據(jù)實際情況予以調整。
三菱系統(tǒng)直角切成圓角,,銑圓尺寸偏小 原因 --- 粗略定位引起的典型現(xiàn)象 對策 --- 采用 G61.1 模式, 8019 設 80 ,, 8021 設 0 走曲線(微小線段)時,,機床振動,走直線不振動 原因 ---8020 設的太小,,導致走微小線段時,,要頻繁加減速。 對策 ---8020 設大點,,比如 30 #p#分頁標題#e#
加工中心刀庫分類和用途 刀庫系統(tǒng)是加工中心自動化加工過程中需儲刀和換刀的一種裝置,,主要由刀庫和換刀機構構成。刀庫主要提供儲刀位置,,并能依程式控制正確選擇刀具加以定位,,以進行刀具交換。換刀機構則是執(zhí)行刀具交換的動作,。刀庫和換刀機構必須同時存在,。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根據(jù)刀庫的容量,、外形。和取刀方式可以慨分為以下幾種:一,、斗笠式刀庫 1,、斗笠式刀庫簡述:斗笠式刀庫是精工加工中心最常見的一種刀庫,其刀庫形狀像個大斗笠而得名,。一般儲刀的數(shù)量不能太多,,8-24把最好,,具有體積小,安裝方便,,故障率少等特點,,所以在立式加工中心應用比較常見。但換刀需要的時間4S-6S左右,。 2,、斗笠式刀庫換刀過程:斗笠式刀庫在換刀時整個刀庫向主軸平行移動,首先取下主軸上面原有的刀具,,當主軸上面的刀具進入刀庫卡槽時,,主軸向上移動脫離刀庫,然后刀庫轉動,,目標刀具對準主軸正下方,主軸下移,,使刀具進入主軸錐孔內,,刀具加緊后,刀庫退回,,完成整個換刀過程,。 二、圓盤式刀庫 1,、 圓盤式刀庫簡述:圓盤式刀庫應該稱之為固定地址換刀刀庫,,即每個刀位上都有編號,一般從1編到12,、18,、20、24等,,即為刀號地址,。操作者把一把刀具安裝進某一刀位后,不管該刀具更換多少次,,總是在該刀位內,。圓盤式刀庫通常應用在小型立式綜合加工機上。圓盤式刀庫的總刀具數(shù)量受限制,,不宜過多,,一般40#刀柄的不超過24把,50#的不超過20把,。制造成本低,。 2、主要部件是刀庫體及分度盤,,只要這兩樣零件加工精度得到保證即可,,運動部件中刀庫的分度使用的是非常經(jīng)典的“馬氏機構”,,前后、上下運動主要選用氣缸,。裝配調整比較方便,,維護簡單。一般機床制造廠家都能自制,。 三,、鏈條式刀庫 1、鏈式刀庫簡述:鏈式刀庫在立式加工中心中并不長見,,一般主要用于大型的臥式加工中心,,鏈條式刀庫可以儲存數(shù)量較多的刀具,一般都是在20把以上,,有些可以儲存到120把以上,,他是由鏈條將要換的刀具傳到指定的位置,在由機械手將刀具裝到主軸上,。 2,、鏈條式刀庫容量大,到刀庫定位精度低,。鏈式刀庫的鏈條式結構,,決定了刀庫自身存在著明顯的缺陷;機械剛性差,,傳動間隙大,,造成刀庫定位精度差,常引起機床故障,。換刀時間也比較長,。